柳州市東苑小區有一批奇石瘋狂愛好者
- 分類:業界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1587104709000
柳州市東苑小區有一批奇石瘋狂愛好者
【概要描述】
- 分類:業界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4-17 14:25
柳州市東苑小區有一批奇石瘋狂愛好者
柳州曾被中國賞石協會授予“奇石之都”稱號,在這座城市里,愛石成癡、為石而狂者甚眾。不過,若要以住宅小區為單位拿石說事,恐怕能和東苑小區相比的并不多——小區里有專門的奇石展館,有定期的賞石“例會”,甚至有石頭“內部刊物”。
這座城市的奇石玩家習慣稱這里為“奇石村”,“村”里的“村民們”則因石而居,為石自樂。
為奇石比鄰而居
東苑小區位于舊機場開發區,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,目前有700多住戶。如果不是中學教師王德靈的入住,東苑除了房子大些,可能與別的住宅小區沒有區別。
王老師是柳州市觀賞石協會常務理事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,王原來的住房拆遷,便與幾家親戚一起搬到東苑小區居住。王喜歡以石會友,每逢周末,常有石友聚于家中,喝茶聊天。大家聊得多了,聊得開心了,實在是喜歡,便有人來買這里的房子,以便與王癡聊。
昨日,廣西工藝美術學校教師許振剛拿著“奇石村”的花名冊介紹:這位女士,在市中心有住房;這位先生,原本家在桂林的;這位……包括他自己,原本住在校園里,都禁不住誘惑,于2000年搬到這個小區來居住。
許振剛的同事兼鄰居黃小泉更奇。黃是外地人,2004年前后突然對石頭有興趣,一次和朋友到三江尋石,遇到一名同行的可愛女子。兩人因石結緣,因石而戀,結婚后、黃來到在東苑的老丈人家,才發現岳母對石頭比他們小兩口更瘋狂。這下可好,老丈人家成了黃的奇石基地。
小區竟是城市名片
十幾年下來,東苑小區漸漸聚集了二三十戶愛石人家,他們大多是奇石骨灰級玩家,有一大堆柳州賞石協會的理事,家里擁有專門奇石展廳的就有20多戶,全“村”藏石超過萬件。他們的藏品,在每屆柳州國際奇石節上都拿回上百個獎項。正因為規模驚人,在一屆柳州國際奇石節的會場上,組委會為這個小區開辟了專門展館;而在另一屆奇石節上,東苑小區被政府作為柳州的“奇石藏館”推薦給來賓。
為了更好地以石會友,2008年柳州國際奇石節前夕,“村民”們籌資7萬元,自己攝影,自己設計,自己編撰,印了3000冊銅板紙印刷刊物《家有寶藏》,在奇石節上贈送給各個城市的奇石愛好者。
石頭住房比人大
“奇石村”的“村民們”,似乎并不愛說這些榮譽,他們更喜歡帶客人觀賞那一塊塊的石頭,介紹家里的一個個寶貝。
昨日,幾名“村民”帶記者來到許振剛老師家。家門口有塊雜草坪,綠草掩映,隱約可見幾塊圓石?!按迕瘛彪S口說,草下看不到地的地方,其實全是石頭。進到家里,一樓二樓全成了展廳。許老師承認,他家樓房三層半,住人只有一層,其他都是給石頭住的。說完,還要加上一句,他家的石頭并不算多,有的“村民”家,拳頭大小的石塊就有上百箱。
以石會友樂融融
許介紹說,每個周末,“村”里都要召開“例會”——輪流到“村民”家喝茶賞石。平時,哪家新得一塊奇石,等不到例會,就呼朋引伴,召開特別會議。每隔一段時間,他們還到龍勝、三江、天峨等地,尋找奇石。因為接觸得多,交流得多,“村民”之間都很熟悉,別的小區那種各進自家門,出門不相識的情況,在這里基本沒有。
許最記得,三四年前的一個春節,“村長”組織人手到融水買來一頭土豬,先是每戶“村民”發了一塊豬肉,然后大家聚到一“村民”家里,圍著龐大的餐桌自己剁自己煮,連吃了3天土豬肉?!叭硕?,坐不下,有些人都是站著的?!蹦且淮?,許覺得人與人之間貼得特別近,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特別純,就像過去在農村一樣,樸實、熟絡,沒有一點距離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